【诗词“双”节】晚秋凉意浓,叶落露为霜

2023-10-24

浅碧露凝华

霜寒木叶秋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露|华|为|霜    秋|之|终|章

传统

节气


译文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注释

①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③〔涵辉楼〕在黄冈县西南。

④〔徐君猷〕名大受,当时黄州知州。

⑤〔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⑥〔浅碧〕水浅而绿。

⑦〔鳞鳞〕形容水波如鱼鳞一般。

⑧〔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⑨〔尊〕同“樽”,酒杯。

⑩〔休休〕不要,此处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霜降


露|华|为|霜    秋|之|终|章

传统

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编注:田文阁

诵读:刘懿铖

审校:贾艳锋、张丽敏

设计:张文斌、法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