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