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堂 | 一文读懂“限高”与“失信”!

2024-04-08


在金融和法律领域,我们时常会听到“限高”“失信”这两个词,它们是人民法院对特定被执行人采取的执行措施。那么,究竟什么是“限高”和“失信”?


“限高”
针对“没钱还”的被执行人

“限高”即“限制高消费”,当被执行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时,法院就可以采取该措施,简单来说,就是限制这些人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或经营必需的消费。那么,哪些消费算“高”呢?乘坐飞机、高铁,购买豪宅或豪华装修,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样的措施旨在防止被执行人不当减损财产,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失信”
针对“故意不还钱”的老赖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相比于“限高”,“失信”的准入门槛就高多了。这些人不仅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执行、抗拒执行或者规避执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后,会有限制消费联合惩戒两个方面的后果,征信机构会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需要明确的是,即使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义务,但只要他们积极配合执行程序,就不会被纳入“失信”名单。这也是法律对于诚实守信者的一种保护和鼓励。




结语


“限高”和“失信”作为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分别针对暂无履行能力故意逃避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它们通过限制高消费和信用惩戒的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